在高台县宣化镇寨子村,有这样一位一心为民、担当实干的基层工作者——王玉花。她既是县人大代表,又是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多重身份赋予了她更重的责任和使命。自履职以来,王玉花始终牢记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宗旨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庄严承诺,带领党员群众抓改革创增收,抓项目促发展,抓民风树新风,调矛盾促和谐,被党员群众称赞“女当家”干实“家务事”。
优服务,不忘初心解民忧。王玉花当选第十九届县人大代表后,身份的转变,让王玉花深感责任重大。她利用业余时间,加强学习实践,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。作为村委会主任,她始终将“便民、利民、为民” 作为村委会工作的核心目标,在村委会设立“便民服务窗口”,明确村干部坐班制度,确保每天都有专人接待群众。对村里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开展“上门代办”服务。建立“线上 + 线下”宣传机制,惠民政策、村务通知、农业技术等内容,第一时间告知村民。
寨子村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,她逐户串门倾听意见,通过村社会议分析研究解决方案,将土地细碎化整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,完成 2300 亩土地整理,有效提高种植收益,赢得群众一致好评。
勇担当,完善设施惠民生。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根基,王玉花对此有着深刻认识。她积极争取资源、多方协调,全力改善村里设施条件。针对村里无路灯、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,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,为村里安装 50 盏太阳能路灯,照亮村民回家路。村民们纷纷感慨:“以前晚上出门黑乎乎的,心里总不踏实,现在有了路灯,出门方便又安全。”她总是不停歇,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,积极争取项目,修建1座7.9万立方米的塘坝,维修加固5公里渠道,实施2300多亩高标准农田项目,有效保障农田灌溉用水,为农业增产增收筑牢根基。她还争取项目维修改造村委会办公场所,优化服务环境,让群众办事有地方、诉求有回应,切实提升了村委会服务效能。
聚合力,引导参与共治理。王玉花深知,乡村治理不能仅靠村委会“单打独斗”,必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组建“村民议事会”,针对村里的重大事项、民生问题开展议事协商,讨论确定垃圾处理模式,明确各户卫生责任区,定期开展清扫活动,如今的寨子村道路整洁、庭院干净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建立“积分制管理”机制,将村民参与公益劳动、遵守村规民约、支持村集体工作等情况纳入积分管理,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村委会提供的相关服务,大家参与村庄建设、维护村庄秩序的热情显著提高,形成了“人人关心集体、户户参与治理”的良好氛围。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,制定村规民约及红白喜事操办标准,让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成为常态,减轻了村民经济负担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,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提高村民法律意识,减少了矛盾纠纷发生。成立社火队并开展多样文化活动,丰富村民精神生活,让文明乡风日益浓厚,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重守护,保护生态筑屏障。寨子村南邻三益渠林场,西邻山水河,生态保护责任重大。她严格落实“河长制”,定期开展河道巡查,发动沿河农户分段负责日常清理,经过大家的努力,山水河河道干净,岸边草木葱茏,环境更加优美。认真落实林长巡林机制,每月深入公益林开展巡林4次,详细记录林木生长、病虫害防治等情况。针对春冬季防火关键期,组织村社干部和村民巡逻执勤,配备灭火器材与宣传喇叭,确保公益林安全。充分利用代表影响力和专业优势,通过微信群、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生态环保法规,倡导生态文明理念。同时,带头在自家院落打造菜园,村民们纷纷效仿打造绿色庭院,如今的寨子村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。
“只要心里装着群众,脚下沾满泥土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。”王玉花说。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,她用初心使命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,用实干担当推动乡村蝶变,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,继续书写着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崭新篇章,带领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